在孩子的世界里,可以说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模仿——模仿父母、模仿邻里、模仿同伴、模仿社会、模仿动物世界、模仿大自然。孩子总是在模仿中成长发展、在模仿中活跃思维的。孩子的一对小耳朵,好比一台录音机,孩子的一双小眼睛,好比一台录像机,日久天长地模仿着。
所以在进行艺术教育时,要让孩子不模仿这是办不到的。在一次绘画活动《小鸟的飞机》中,我引导幼儿将原有的小鸟放大几十倍,把它们当作飞机,里面坐人,我画了两幅范画,强调幼儿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我画的不一样,可是活动刚刚开始,孩子们都凑到前面来照着我的画,我很担心这样不能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就把范画拿走了,但是过后,我看到的是孩子根本不会画,尤其是坐在飞机里的人,最后我还是把范画给他们看。在活动后我想了想,我们不必过分害怕孩子的简单模仿,以为孩子过于死板,因为在不断的模仿中,孩子也会去除、简略、夸大、重建,虽然孩子都是画的同一种内容,但是每个人交上来的作品是各有千秋,其中已经包含了他们多多少少的创造性。
要培养孩子的独创性思维能力,我们应该让孩子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对孩子用直观的方法,如观察自然和社会现象,游览各种景观,多看书画、电视,多听故事、音乐等来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并在进行活动时向孩子提出各种问题,启发孩子进行大胆的创造性思维。避免在日常生活当中出现的:大多数的家长、教师不是害怕孩子的模仿,而是害怕孩子过于“越轨”。在教孩子绘画,要与范例一模一样,孩子按自己的思维多画了东西,就会受到责备,孩子长期被干涉、命令、保护,到头来只会事与愿违,变得循规蹈矩、毫无生气,哪还会有独创性?
上一篇:大班老师教育随笔《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吧》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教师教育随笔《老师“我没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