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更新角色区的游戏,我们都要绞尽脑汁,希望能设计出有创意又能激发孩子爱心的游戏,就这样“动物收容所”产生了。动物收容所,顾名思义是收养流浪的无家可归的小动物,并要照顾它们喂食、清洁,健康护理,这游戏要有三个内容:“给小动物喂食物,卫生清洁,做小医生给小动物检查身体”。动物收容所的毛绒小动物按编号摆放在柜子里,旁边柜子里有小动物爱吃的食物,有淋浴液、洗发水、梳子、吹风机、剃须刀,还有小医生需要的注射器、听诊器,药品等医疗用品。当孩子们了解动物收容所的内容后,很快的选择了这个区域。
(一) “动物收容所”的布局
因为游戏的内容有点多,我们也探讨了这个问题,如果只是为了游戏简单顺利,只取一、两种形式就可以了,但孩子们也会逐渐失去兴趣,也无法真正参与“动物收容所”那种奉献爱心的行为。可三种形式内容又太多,如何能有秩序地开展呢?开始我们选择了上午清洁、喂食物,下午开设小医院给小动物进行身体检查和治疗,但也容许孩子们可以在其他时间给小动物喂食。
开放的第一天,孩子们走进了“动物收容所”,颢源抱起了小猴子,在脸上贴了贴,轻轻地上下抚摸着,思儒走了过来,抱起一只小兔子说:“我喜欢小兔子,雪白雪白的,颢源你看,”明正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颢源看了他一眼:“你又跑,差点撞了我,”“嘻嘻,我怕人数满了,原来就你们俩呀”,明正气喘吁吁,来到柜子前,看了一会儿,很慢很慢地托起一只小乌龟,说:”它好乖啊,我最喜欢小乌龟了,我来照顾它,”颢源:“它们都是在街上流浪的,被捡回来,好可怜,”明正:“你们小女朋友真傻,这是布做的,不是真的,”颢源:“我知道,谁不知道是布做的”。思儒拿出了几个塑料盆,把小动物放进去,拿出洗浴液的瓶子象征性地挤了挤,洗了起来。一会儿,人越来越多,人数很快就满了,几个后来的孩子张望着,站了一会儿,走开了。孩子们在柜子前端详了一会儿,有的开始取出小动物的食物,喂了起来,有的则拿出了医疗器具开始听诊,本来清晰的空间变得混乱了。颢源:“老师说上午给小动物洗澡清洁,喂吃的,下午才做小医生,给小动物检查身体、治病,你们怎么都拿出来了?”思儒:“地方都不够,子涵你做小医生,把东西都放在我们这边了,这么挤,怎么给小动物洗澡啊,”子涵:“可是,小动物也需要看病”说完头也不抬地做她的事。
场地真乱,我走过来,再一次讲明规则,劝开设小医生病床的孩子等下午再活动,可以先给小动物洗澡,不然地方太挤,大家都玩不好。子涵和给小动物看病的孩子很不情愿,嘀咕着说上午也会有小动物会生病的,但还是收起来了工具。
第二天早晨,子涵依然穿上了白大褂,戴上了听诊器,一些孩子们绕与兴趣地抱着小动物排队等待。虽然孩子们玩的很开心,但是没有秩序,场地也不够。子涵看到我走来,躲避了我的目光,继续工作。
老师们发表意见,说形式太多,内容少一点就好了,但也有人认为只是单纯一个动物医院或清洁护理,如何能激发孩子们对收容所的动物的爱心和责任心?难道角色游戏只是作为区域活动的一种形式吗,我们如何把形式扩展到去启发一个孩子的心灵,我认为这才是重要的,当然怎样顺利地开展游戏更为重要。于是我们又想出一个办法,稍微扩展了角色区的空间,布置两张桌子,一张做清洁洗浴用,一张摆放小医生的病床、医疗用品,给小动物喂食只需要站在柜子前,直接拿出食物喂就可以了,而且孩子们玩一段时间后,会自然地选择兴趣比较长远的游戏,不需要每一样都尝试了,空间也会逐渐省略些了。
这下,“动物收容所”井然有序了,孩子们忙碌的很认真。
(二)游戏的色彩
孩子们在“动物收容所”游戏表现很投入,有些地方我们会做一些指导,比如小医生如何检查身体、看病,如何使用药品,或者在旁边默默关注。
一天,子涵在给小熊打针,打完针之后,她脱下自己的外套,我走过来对她说:“子涵,你里面的衣服穿的不多,为什么脱外套,别冻感冒了,”子涵冲我笑笑,没说什么,但在我跟别的孩子说话的时候,又悄悄脱下了外套,我刚想制止,发现她把外套盖在了小熊的身上,并自言自语的说着:"给小熊盖上被子,她感冒了,“我问:“子涵担心小熊冷吗?” “是啊,老师,小熊生病了,它没有妈妈,”“我做小熊的妈妈”,秀艺跑了过来,手里拿了一根吸管,在食品柜里找着,我说:“秀艺,小熊爱吃的东西都在食品柜里呀,你在找什么?”秀艺翻出了一个奶盒,把吸管插了进去,来到小熊的身边,把吸管递进了小熊的嘴里,“小熊喝奶?”我问,“是呀,我的小熊是宝宝,才刚生下来呢,没有牙齿,不能嚼东西,要每天喝奶,不然长不大的”。我们给小动物准备食物的时候,考虑了很多它们爱吃的东西,亲手用布缝的挺精致,以为很丰富了。
小萱给小狐狸洗了澡后,用吹干机吹了毛发,从生活操作区找来了很多丝带、发夹等饰品,她给小狐狸扎起来蝴蝶结,戴了发夹,最后,把一块红纱布丝带展开了,披在了小狐狸的头上,“小狐狸打扮的很漂亮”我说,“是的,老师,因为她今天要做新娘子了,"
我们给孩子准备的角色区活动材料有时只是为孩子的想象服务的,孩子的思想会让它们变得有生命,有色彩,变成美好的事物跟他们的小心灵对话,当材料成为孩子想象的翅膀时,才会使游戏有了美丽斑驳的色彩,所以,即使有了充分的材料,还要设计可能发生的情境,让孩子们去创造。
(三)回归
孩子们在“动物收容所”玩的很有兴致,但我依然跟他们讲必要的规则,我告诉孩子们因为游戏的种类很多,工具也多,工具必须分类摆放好,游戏时才方便取用。于是我详细演示如何将这些物品摆放整齐,规定了具体位置,孩子们点头答应。逐渐的我发现一件事,孩子们很少玩“动物收容所”了,我想,也许是最近班里添了很多益智玩具,孩子们总是喜欢新鲜事物的,就顺其自然吧。直到有一天,我看见浩楠默默地站在“动物收容所”的门口,若有所思,不禁好奇地问孩子们不喜欢到玩“动物收容了吗?他们居然异口同声地喊喜欢,我问那为什么不玩了呢?孩子们迟疑地说,收拾不好那里的用具,我明白了,尽管讲解整理用具时我演示的很详细,但毕竟因为用具多,摆放起来很繁琐,孩子们居然为此有了压力。我表示以后老师会参与整理角色区的用具,做不好的地方老师会帮忙,如果喜欢就继续玩,不要担心。第二天“动物收容所”的空间又满了,后来的几天里,我们一直帮忙收拾玩具,后来有一天要收玩具时,恰好有家长有事情找我质询。等我跟家长谈完,来到“动物收容所”打算帮忙整理玩具,发现有两个年龄比较大的女孩还在那里整理,其他用具已经摆放规整了。两个女孩子在折叠白大褂、帽子和床单,一边整理一边聊天,颢源说:“奕霏,床单只需要对边折就好了,我现在会叠了,一直对边折,就叠成小方块可以放进盒子里了”,“对!上次老师就是这样折的,我妈妈也这样折”,“是啊,跟手工课折纸一样的”,两个人边折边咯咯地笑,她们整理的很慢,但有条有理,最后居然收拾的井井有条,我一直站在“动物收容所”的门口,在内心说服自己不要走进去,之后我表扬了颢源和奕霏,并请他们做“动物收容所”的管理员。
关注孩子们在“动物收容所”的表现,使我更多的悟到了孩子自然的本性充满了善和美,任何自以为完好的游戏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前提应该是是否符合孩子内心的需求,是否开启了他们渴望走出的那扇门,如果我们真正的关注孩子,就不能只满足于形式,要去寻找内心孩子快乐与智慧的源泉,得到孩子的信任和喜欢,找到跟他们更好的沟通途径,才可以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顺其自然地推动他们的发展。
下一篇:幼儿园教师随笔:老师不喜欢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