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早晨,幼儿们来园后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亲密的攀谈。
原来,昨天星期天风和日丽,春意盎然,许多家长都领着孩子去公园玩,幼儿们的谈话内容就是去公园的所见所闻。“我也去公园了”张良小朋友激动的插嘴说。“没有,你没去,我们没看到你。”“去了,我就是去了。”张良仍然争辩……孩子们不相让,争得脸红脖子粗。
我感兴趣的走过去问:“你们昨天都去公园玩了?好,那我问问,你们去哪都看到了什么?我看见公园里的花开了,有红的,白的。”“我看见有很多人在放风筝。““我看见猴子在爬山”“张良,你呢?你去公园看到了什么?”我问。张良不好意思的摇摇头说:“昨天,我没有去公园。”“哦,老师知道张良一定很想去公园,你就说你昨天也去了是吗?”张良点点头。我分析,孩子此时并非有意撒谎他是因为很羡慕其他小朋友去公园玩,而自己也着实想去可能由于一些原因没有去,他将自己所希望的、所想象的与现实混淆了。这是幼儿的一种心理特点。所以,我并没有批评张良撒谎,而是正确的引导他:“张良很想和小朋友一起去公园玩,那么下一个星期天让爸妈抽空带你去一次吧。”他高兴的点点头。
我想,教师应该随时注意倾听孩子们交谈的内容,发现交谈中有不正确的内容要及时帮助纠正,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上一篇:中班幼儿教师教育随笔《对被斯毁的画的思考》
下一篇:中班教育随笔《午睡中的“咿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