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是我们班比较机灵的小男孩,但是上课时总是管不住自己,尤其在英语课中不能集中注意力,也不跟着老师一起互动。他不是抠抠自己的手,就是东瞅瞅西看看,或是告状旁边的小朋友挤到他了。每次老师的提醒似乎对他只能起到一时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多久他的注意力又转移到无关事物上了。对于他的注意力易分散的行为我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对于他的行为应该寻找一个合适的教育契机和方法去改正。
每周两次的英语班开始了,今天的英语教学活动刚开展了不到五分钟,他就在在位置上捉弄别的小朋友并开始了“对打互掐”,显然是他挑起事端的。对于他课堂上的捣乱我有些气急败坏,我想不能再对他采取以往的“怀柔政策”了!我停下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把他叫到前面批了一通,他似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流下了“后悔”的泪水。批评后我和他进行了短暂的谈话活动:师:老师为什么批评你?——我和小朋友说话,没认真听老师说话。师:知道不对,为什么还那样做呢?那你想不想做老师喜欢的小朋友?——嗯,想。师:那老师看你的表现?——嗯。接下来我趁机进行了“教育改革”把所有的小朋友的位置调换了。年龄稍大的、能坐得住的和好动的幼儿坐一起。我对吴xx说:xx,老师给你调换了新位置,希望你能像旁边的小朋友一样棒,能不能做一个老师喜欢的小朋友?(他抿着嘴使劲的点点头)好,那老师相信你。
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xx像换了个人似的,整节课出乎意料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能积极的回应老师。其实,xx是个聪明的小朋友,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前提是只要他投入注意力和心思。当然对于这种相对好动、注意力易转移的孩子需要老师及时去点悟。傍晚家长接孩子时我主动和xx的妈妈进行了交流,首先我告诉了xx妈妈:今天集体活动的时候批评了xx,并告诉了批评的原因,随后得到了xx妈妈的支持,接着又当着xx的面告诉他妈妈今天它有哪些进步。再后来的集体活动课上,xx有了“质的改变”,或许在积极地鼓励和暗示下,他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积极的举手回答问题并乐于参与游戏互动。
经过这次看似微不足道的教育行为,我进行了自我反思,虽然一时的冲动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批评还是慎重使用。批评并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方式。由于生活经验的匮乏,幼儿时常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当然批评也并非一无是处,有时将批评用到“刀刃”上,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首先批评要根据幼儿的不同性格特点选择不同的批评方法和策略。批评以后一定进行适当的“安抚工作”,不仅仅是对幼儿还包括家长。“安抚”幼儿是为了让幼儿获得一种安全感,感受到其实老师依然是爱自己的,知道被批评的原因以及明白如何做才是恰当的,让幼儿能感受到老师依然是爱自己的。“安抚”家长是为了得到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使家园共同形成一种教育合力。大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了一定的理解、判断能力和羞耻心,对于他们的错误如何进行有艺术的批评?对此,我总结了一下粗浅的观点:
首先,批评要及时。对幼儿的批评要及时提出并且批评要有依据,引导其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而不是粗暴的去改变幼儿的行为。尤其对于“初犯者”一定让其明白哪里做得不对!批评不能过度,也不要刻意翻幼儿的旧账,这样容易使幼儿受到伤害形成畏惧、惊慌甚至满不在乎以致自暴自弃等不良的个性。
其次,批评要适时、适地。批评要注意时间和场合。对于性格内向、文静的幼儿慎用当众批评,以免刺伤幼儿自尊心。进餐时或午睡时避免批评,以免影响幼儿进餐情绪、消化或午睡质量。对于初犯错误的调皮幼儿要及时批评不能姑息迁就,及时的批评可以有效的纠正其对待错误的不良态度。
第三,批评需要适当的方法和方式。所谓适当就是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方法一:“敲东击西”法,即当幼儿犯了错误时,不是直接去批评,而是先对他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表扬。让幼儿感觉到自己是受老师的关注的,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而增强其克服错误的信心。
方法二:鼓励性批评法,此方法主要针对性格比较内向、有自卑心理的幼儿。对这种性格的幼儿进行批评时,不能急于求成而是要有耐心,不断启发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批评话语多是鼓励性语言,抓住他们的优点以及教师应讲出对他们的信任和期待。若是直截了当的、言辞激烈的批评只能适得其反,加重幼儿自卑心理。俗话说得好“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
方法三:“冷处理”法,即采取冷落或沉默的态度,让幼儿知道自己犯了错并且能够自我反省。这主要针对逆反心理特别强的幼儿,如果对这种性格的幼儿一味的采取训斥,只会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方法四“自然后果法”,事先和所有幼儿讲清楚原则以及违背原则后的的后果。若是有幼儿犯错误了,可以让其自行体验犯错误后所带来的不良后果。亲自体验比教师的口口婆心说教有更直观的感受。
总而言之,批评不是目的,不管哪种方法,只要在不以伤害幼儿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让幼儿意识到错误并能改正就是最好的方法!批评不等于说教或训斥,批评是讲究艺术的。从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批评的方法和作用让批评也能开出美丽的花。
上一篇:幼儿园教师中班教育随笔《孩子的画》
下一篇:中班教育随笔《关注孩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