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笔记:长条断了以后……
一、案例背景
创意美工坊最近收集了几个细颈的饮料瓶,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尤其是女孩子,总拿来插些花花草草。为了让瓶子发挥更大的价值,我又投放了几张装饰好的瓶子照片。于是,有些微妙的事发生了……
二、案例描述
游戏时间,瑶瑶高兴地来到创意美工坊,拿了细颈瓶和橡皮泥,然后,兴致浓浓地在泥工板上双手前后用力使劲搓着长条。突然,末端一截断开了,瑶瑶明显呆愣了一下,随即马上把这一小段黏合上去又搓了起来。搓了一会儿,瑶瑶又感觉橡皮泥长条两端太粗了,马上在两头用力搓起来,用力搓了几下又断了,瑶瑶又呆愣了一下,看了我一眼,我摇摇头说:“该怎么办呢?”。她想了想,随即把断的两头黏合好轻轻地搓了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瑶瑶都尽量在控制好力度,均匀地搓着长条,当长条在某一段突然变细,瑶瑶都会及时接上再细细撮合,这个细节操作完全由她自己把控,长条在瑶瑶手中搓着搓着变得越来越细长了,明显看得出动作上谨慎却又熟练了许多,只要稍微发现长条有断开的“前兆”,瑶瑶都会趁早一步及时接上后细细撮合,最后,完整又粗细匀称的长条呈现了,瑶瑶莞尔一笑,轻轻地把长条绕在了瓶上,又点缀了几个圆点……
三、案例分析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瑶瑶今天要用橡皮泥装饰饮料瓶。用橡皮泥装饰的过程,离不开幼儿的动手动脑。案例一开始,瑶瑶就兴致浓浓地参与活动,说明本身她对今天的花瓶制作兴趣很高,搓制长条只是做缠绕花瓶的基本操作,完全考验孩子手部动作协调性以及做事的耐心。从瑶瑶刚开始搓制长条就遇到末端断开的难题,但她不急躁、不放弃,慢慢摸索、慢慢做。先后几次当长条在某一段突然变细,瑶瑶都会及时接上再细细撮合,直至作品成功,从中可以看到幼儿的个体经验在发现问题、寻找原因、自主实践、积累经验等过程中发生的主动碰撞,从而获得了操作经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四、指导策略
1.以随遇难题搭支架
难题是让人为难的问题,解决难题的过程能给人以磨练、启迪,促人成长。瑶瑶是新生,在家没玩过橡皮泥,第一次玩橡皮泥的她,手中的力道很难掌握,刚刚搓制的长条就断开了一截,老师在一旁及时捕捉到这一瞬,敏锐判断它的价值,以随遇难题搭支架,有意将“该怎么办?”的难题抛给瑶瑶,并暗暗观察,留给孩子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
2.以操作释疑为契机
案例中,瑶瑶从遇上“长条断开”的难题,到步步为营、慢慢自主摸索,反复搓反复黏合的过程,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心思细腻,动作发展较好的孩子。对于“难题”迎刃而解,不排除可能之前有过这样的操作经验或适时的技能借鉴。但老师应该做有心人,旁观之后,视有幼儿操作过程难易,可以用操作释疑的方法组织幼儿对游戏中产生的其他难题进行多人操作讨论,寻找更多解决办法,使每个幼儿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层次的自我开发,鼓励幼儿用讨论、质疑等方法互相启发,并选用适宜的方法,继续探索,大胆地把自己的发现展示出来,及时肯定他们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
3.以回顾分享促提升
在《指南》的引领下,在各类学习和观摩游戏的基础上,我们教师的评价观也在发生着根本的变化,从关注结果转化为关注过程。橡皮泥在瑶瑶手中变换着、创作着、游戏着,这个过程是孩子的自信心、坚持性、独立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表现,是一次自我挑战、自主体验的全新过程。教师应多多放宽这样的机会,多多收拢这样的话题,通过“回顾与分享”环节,进行集体交流、重温探索经历,分享解决困惑的经验和成功的喜悦。让孩子在快乐共享,经验交流中进一步提升活动的兴趣,进一步激励孩子去探索,去实践!
上一篇:幼儿教育笔记《是我小气》
下一篇:幼儿园老师教育笔记《老师,我不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