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老鼠偷吃我的糖》活动反思
这是小班绘本活动《老鼠偷吃我的糖》。活动以“告状”为主线:先生先生,我要告个状。告什么状?告老鼠偷吃我的糖。小老鼠呢?被猫吃了。猫呢?爬上树了。树呢?被人砍了。人呢?被老虎吃了。老虎呢?被水淹了。水呢?被太阳晒干了。太阳呢?被云遮住了。云呢?被风吹走了。风呢?风停了。这样循环式的故事结构让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不耐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阅读、讲述。活动中,我还采用了欣赏情境表演、观察画面、问答游戏等形式使幼儿加深对绘本的熟悉和理解。活动结尾部分的处理则设计了“以小老鼠认错,归还糖果与小朋友分享”的方式,情感迁移,渗透幼儿“知错能改”的道理和“乐于分享”的美好品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阅读状态中,兴趣非常的浓烈。
但本次活动在准备和组织中,仍有许多值得反思之处:
1.本次活动应以“告状”为主线,“告状”一词也是现阶段孩子会用到的词。但在活动组织时,我却把“告状”给忽略了。只是让幼儿在课前通过举例的方式初步理解“告状”的含义。在活动中,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告状”上。这是自己对这个绘本教材还没有理解通透,才会导致的。
(改:可以在每次翻页前,都问一问幼儿,此时应该告谁的状,让幼儿更直接地理解“告状”的含义,并及时应用。如:“小老鼠呢?被猫吃了。”此时,我们应该告的是猫的“状”;“猫呢?爬上树了。”此时,我们应该告的是树的“状”……这样一来,在多次回答中,幼儿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告状”的含义)2.第二个值得反思的是,在活动中,仍是教师讲的比较多,幼儿发言很少。我想,这是年轻老师在组织语言类活动的“通病”吧!总是以为自己多讲给幼儿听,他们就会懂。我也如此,总是急于给小朋友许多信息量,总想自己想到的都讲给他们听,他们就会明白。结果就是老师在活动中的话讲得越来越多了,幼儿就没“话”讲了。仔细想想这个问题,道理其实很简单:就像一杯水,容纳的就只有杯子的量,你给的太多会溢出来。再说小班孩子的接收能力还很浅,你给了一点点,他们就容易“饱和”。所以,你讲再多,小朋友接受不了反而浪费。还不如,自己少讲一些,多给幼儿“开口讲”的机会。这样,一点点的给予,他们才好内化,才会印象深刻。
(改:每次翻页绘本前,可以让幼儿猜一猜,接不来会是怎样的情况,拓展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自己猜想,并且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如:树被人砍了,那接下来会怎么样呢?抛出一个球,让幼儿去接。而不是说,直接给孩子看下面一页画面,让幼儿们讲出来。这样就变成了看图讲述了。)
3.整个活动下来,大流程的设计还是可以的,但是细节地方还是要注意。比如绘本更要注重提问的有效性,问题不要问得太零散,要循序渐进;还有在理解绘本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本次我采用了欣赏情境表演、观察画面、问答游戏等形式来理解故事,幼儿们在活动中不会觉得枯燥感,并且形式多样的学习,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上一篇:小班语言《点点爱上幼儿园》教学反思
下一篇:小班语言《花儿好看我不摘》活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