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总结:浅谈日常生活中的数学教育
恩格斯称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这种“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即是从具体现实世界中抽取出来,又区别于具体事物的“模式”。数学与一般自然科学的区别就在于,它研究的不是具体事物自身的特征,而是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抽象关系,即数、量、形等等。数学与具体事物既有距离,又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数学却又是具有真实背景的、遵循科学规律的一种抽象。正因为数学这种“源于现实并高于现实的双重属性” 总让我们觉得数学很难教。但是既然数学是源于生活的,那么我们就紧抓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数学教育。
生活中的数学,让幼儿能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的学习“数学”,获得数学经验。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大多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而且这些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一般都会反复、不断的出现,这就使幼儿能经常地感受到这些现象或问题,从而对这些现象和问题,有所认识和体验。同时,也由于这些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大多发生在自然状态下,它使幼儿常常在不知不觉地情况下就感受到“数学”,学习了“数学”,并使他们能按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注意和探索这些数学现象和问题,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那么我们在日生生活中怎样来渗透数学教育呢?
一、 在生活活动中渗透数学教育。
幼儿生活在幼儿一日生活中,不仅占有一定的时间,而且对幼儿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幼儿的生活中,蕴涵着许许多多对幼儿产生数学影响的情景和事例,而且这些情景和事例是经常地、反复地发生,因而对幼儿的数学学习产生了潜移默化、日积月累的作用和影响的。
1.墙面布置中渗透的数学教育。
《纲要》中指出,应让幼儿“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和有趣”。教室的墙面会说话,教师应结合主题活动的墙面创设,巧妙地利用这项有利条件,充分发挥强面布置的作用,让孩子们通过与墙面布置的互动,形成数概念,积累数经验。
例如:本学期,在我们的门口设有日期、天气和气温的操作牌,让幼儿每天更换,记录每天的日期、星期几和气温等情况。从中幼儿感知月、日的顺序,知道昨天、今天、明天是几月几日等一些数学知识。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也逐渐掌握,现在幼儿不仅能够根据今天的日期和星期推算出明天的日期和星期,还能从气温中得知不同的季节变化呢!
又如,在“春天的秘密”主题活动当中,孩子们开始讨论自己发现关于春天的秘密,于是,在我们的墙面上又有布置了一块“我发现的秘密”,在孩子们的讨论下,利用替代符号对孩子发现的秘密进行了统计,在这快墙面上孩子们在了解统计结果的同时,也积累了数数、加法、以及统计的数经验。
2.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数学。
我们常说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那么生活活动就是幼儿数学教育的主要途径。我们老师要在一日生活中抓住时机,开展随机的数学教育活动。将数学教育活动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
(1)值日生活动。
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项活动了,每周我们都会在每一组中选出一名值日生,做值日生的孩子每天都要统计幼儿的人数,及男孩女孩的人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也渐渐地积累了加法与减法的数经验。每个周五我们还会进行“最佳值日生”评比活动,每名幼儿都有选出自己心中“最佳值日生”的权力,他们人手一票投给自己认为做的最好的值日生,最后通过统计出“最佳值日生”。在值日生工作中,即培养了幼儿的责任意识,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数经验。
(2)散步活动。
在散步的过程中,幼儿可以看见许多周围的事物,而这些事物中又蕴含着许多能对幼儿产生数学知识和经验。教师可以加以引导,让幼儿观察、认识和讨论,帮助他们积累数学经验。例如:在观察各种各样的建筑时,通过观看房顶、窗户、门等一些房子的构造,从而认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等一些物体的形状。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数一数家里有多少人,说一说自己的身高、体重、家里的电话号码、门牌号码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字及其作用。在摆餐具时,一个碗上放一双筷子或一个勺子,让幼儿感知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整理玩具和生活用具时,按照表记进行摆放,可让幼儿感知分类等。
二、 在游戏活动中渗透数学教育。
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帮助幼儿更轻松地领悟数学的抽象关系,提供幼儿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是我们每个幼教工作者的责任。游戏是幼儿最基本也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在各种游戏活动中,同样蕴含着各种数学信息。幼儿参加游戏,不仅能够愉快地进行各种活动,学习各种游戏技能,同时也能感受其中的数学信息,积累数学经验。例如:在游戏活动《看谁走的快》中,为幼儿提供筛子,六面写有1至6的数字,通过掷筛子的点数而决定走的步数,感知:数字越大,走的步数越多;步数越多,走的就越远。在民间游戏《上下前后拍手歌》中,在游戏中不仅幼儿的肢体动作技能得到了锻炼,而且还了解了“上”、“下”、“前”、“后”的空间方位。在积木游戏中通过自己摆弄各种形状的积木搭作品,认识平面和立体的图形。在玩水、玩沙游戏中让幼儿感受和体验量和量的守恒。
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有目的地创编一些相应的数学游戏,让孩子在“玩”中学数学,让孩子在操作中开始亲近数学,感知数学从而愉悦入门。为了巩固对形状的认识,组织幼儿到结构游戏室活动时,教师神秘地说:“许多图形宝宝怎么跑到玩具城里来了?小朋友,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玩具城里都有哪些图形宝宝?”在寻找的过程中,小朋友不仅增强了点数的能力,还了解到玩具城原来是用许多三角形、椭圆形、梯形等不同的图形组合变化而成的。这种在日常生活随机性地引导幼儿学习数字的形式,能使在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学习。
三、 利用各区角活动渗透数学教育。
区角活动是指活动区,提供多种多样符合幼儿需要、兴趣的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我充分利用空间,在活动室开辟了数学区,让幼儿根据自己水平自主选择区域,给予幼儿充足的活动时间和较大的自由活动空间。活动中幼儿可自由结伴,操作完一项材料内容后可到别的数学材料区去玩,区角活动过程是自主的,活动形式是自由的,活动材料是丰富的,较好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在自主游戏环境中,让幼儿在游戏的情节中,无拘束地利用同伴间的相互影响来共同学习、共同促进与提高。如“超市”游戏中,在每样物品上表上的标价,写上1元、2元、5元、10元的价钱,游戏开展中,我请两名幼儿当收银员,其他幼儿分别扮演顾客,每名顾客有10元钱,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购买活动;幼儿在购买的过程中不仅认识了货币,了解了货币的有关知识,还能能够通过自己购买的物品而得出:买了什么东西花的钱多、比较贵,什么东西花的钱少,比较便宜。有如:在“茶餐厅”游戏中,我们准备了许多用皱纹纸搓成的茶叶,这些“茶叶”有颜色、大小和长短之分。幼儿在收放这些材料时感受到了按照颜色、大小和长短分类。
在实践中我们还发现灵活机动地利用游戏中的随机教育内容,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而又科学的数学环境,引导幼儿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学习,通过自身与环境的接触,自由探索,动手、动脑、动口,能够促进幼儿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潜能。